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陈情表人教版必修几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陈情表人教版必修几-风君雪科技博客

1、陈情表人教版必修几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作品影响:

据说晋武帝览此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在李密写完这篇表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刘氏就去世了。他在家守孝两年后,出仕官职很小,因为当时的政局已相当稳定,晋武帝不需要李密了,便不再重视他。李密做了两年官后辞去职务。

2、陈情表人教版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文。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氏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3、陈情表是高中必修几的课文

《陈情表》是高中必修五的课文。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氏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4、石钟山记人教版必修几

《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5、小狗包弟人教版必修几

1.写作者如何得到包弟,且并和包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为了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作者出卖了包弟,把它送上了解剖台。

2.巴金对自己这种自私的行为感到愧疚,但巴金并没有把这件事遗忘在记忆的角落,而是大胆地剖析自己,对自己进行了良心的谴责。

《小狗包弟》巴金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小狗包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小狗包弟》原文及赏析 小狗包弟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 写作者如何得到包弟,且并和包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为了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作者出卖了包弟,把它送上了解剖台.巴金对自己这种自私的行为。

6、涉江采芙蓉人教版必修二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7、陈情表拼音版原文

chén情qíng表

臣chén密mì言yán:臣chén以yǐ险xiǎn衅xìn,夙sù遭zāo闵mǐn凶xiōng。生shēng孩hái六liù月yuè,慈cí父fù见jiàn背bèi;行xíng年nián四sì岁suì,舅jiù夺duó母mǔ志zhì。祖zǔ母mǔ刘liú愍mǐn臣chén孤gū弱ruò,躬gōng亲qīn抚fǔ养yǎng。臣chén少shǎo多duō疾jí病bìng,九jiǔ岁suì不bù行xíng,零líng丁dīng孤gū苦kǔ,至zhì于yú成chéng立lì。既jì无wú伯bó叔shū,终zhōng鲜xiān兄xiōng弟dì,门mén衰shuāi祚zuò薄báo,晚wǎn有yǒu儿ér息xī。外wài无wú期qī功gōng强qiáng近jìn之zhī亲qīn,内nèi无wú应yìng门mén五wǔ尺chǐ之zhī僮tóng,茕qióng茕qióng孑jié立lì,形xíng影yǐng相xiāng吊diào。而ér刘liú夙sù婴yīng疾jí病bìng,常cháng在zài床chuáng蓐rù,臣chén侍shì汤tāng药yào,未wèi曾zēng废fèi离lí。

逮dǎi奉fèng圣shèng朝cháo,沐mù浴yù清qīng化huà。前qián太tài守shǒu臣chén逵kuí察chá臣chén孝xiào廉lián;后hòu刺cì史shǐ臣chén荣róng举jǔ臣chén秀xiù才cái。臣chén以yǐ供gōng养yǎng无wú主zhǔ,辞cí不bù赴fù命mìng。诏zhào书shū特tè下xià,拜bài臣chén郎láng中zhōng,寻xún蒙méng国guó恩ēn,除chú臣chén洗xiǎn马mǎ。猥wěi以yǐ微wēi贱jiàn,当dāng侍shì东dōng宫gōng,非fēi臣chén陨yǔn首shǒu所suǒ能néng上shàng报bào。臣chén具jù以yǐ表biǎo闻wén,辞cí不bù就jiù职zhí。诏zhào书shū切qiè峻jùn,责zé臣chén逋bū慢màn;郡jùn县xiàn逼bī迫pò,催cuī臣chén上shàng道dào;州zhōu司sī临lín门mén,急jí于yú星xīng火huǒ。臣chén欲yù奉fèng诏zhào奔bēn驰chí,则zé刘liú病bìng日rì笃dǔ,欲yù苟gǒu顺shùn私sī情qíng,则zé告gào诉sù不bù许xǔ。臣chén之zhī进jìn退tuì,实shí为wèi狼láng狈bèi。

伏fú惟wéi圣shèng朝cháo以yǐ孝xiào治zhì天tiān下xià,凡fán在zài故gù老lǎo,犹yóu蒙méng矜jīn育yù,况kuàng臣chén孤gū苦kǔ,特tè为wèi尤yóu甚shén。且qiě臣chén少shǎo仕shì伪wěi朝cháo,历lì职zhí郎láng署shǔ,本běn图tú宦huàn达dá,不bù矜jīn名míng节jié。今jīn臣chén亡wáng国guó贱jiàn俘fú,至zhì微wēi至zhì陋lòu,过guò蒙méng拔bá擢zhuó,宠chǒng命mìng优yōu渥wò,岂qǐ敢gǎn盘pán桓huán,有yǒu所suǒ希xī冀jì!但dàn以yǐ刘liú日rì薄bó西xī山shān,气qì息xī奄yān奄yān,人rén命mìng危wēi浅qiǎn,朝zhāo不bù虑lǜ夕xī。臣chén无wú祖zǔ母mǔ,无wú以yǐ至zhì今jīn日rì,祖zǔ母mǔ无wú臣chén,无wú以yǐ终zhōng余yú年nián。母mǔ孙sūn二èr人rén,更gèng相xiāng为wéi命mìng,是shì以yǐ区qū区qū不bù能néng废fèi远yuǎn。

臣chén密mì今jīn年nián四sì十shí有yǒu四sì,祖zǔ母mǔ今jīn年nián九jiǔ十shí有yǒu六liù,是shì臣chén尽jǐn节jié于yú陛bì下xià之zhī日rì长zhǎng,报bào养yǎng刘liú之zhī日rì短duǎn也yě。乌wū鸟niǎo私sī情qíng,愿yuàn乞qǐ终zhōng养yǎng。臣chén之zhī辛xīn苦kǔ,非fēi独dú蜀shǔ之zhī人rén士shì及jí二èr州zhōu牧mù伯bó所suǒ见jiàn明míng知zhī,皇huáng天tiān后hòu土tǔ,实shí所suǒ共gòng鉴jiàn。愿yuàn陛bì下xià矜jīn悯mǐn愚yú诚chéng,听tīng臣chén微wēi志zhì,庶shù刘liú侥jiǎo幸xìng,保bǎo卒zú余yú年nián。臣chén生shēng当dāng陨yǔn首shǒu,死sǐ当dàng结jié草cǎo。臣chén不bù胜shèng犬quǎn马mǎ怖bù惧jù之zhī情qíng,谨jǐn拜bài表biǎo以yǐ闻wén。

8、陈情表几年级课文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三年级语文必修五中的一篇课文。

《陈情表》主旨: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赏析: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

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

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氏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9、陈情表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年),本名李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西晋初年大臣。博览五经,尤精于《左传》,主要作品有:《述理论》(未传世)、《陈情表》等。

写作背景:

李密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孝敬甚笃,名扬乡里。晋武帝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其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老病需亲自照顾为由陈此表辞官。言辞恳切真挚,晋武帝甚为感动。此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中心思想:

本文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念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

写作特色:

1、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感人至深;

2、语言生动形象,质朴不浮。全文以四言为主,兼以杂言,骈散结合,精美畅达;

3、逻辑严密,情理结合。

重点语句赏析: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赏析:前两句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自然地得出了“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出自肺腑,动人神魄。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赏析:“所见”、“明知”、“共鉴”,异词同义,有力地显示了作者的辛苦如日之光、如火之煌。使武帝感到,即使不从作者的处境考虑,而从“以孝治天下”出发,成全了作者的请求,可以收民心,可以服官吏,又可以动神灵,一举四得。

阅读理解题:

1、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案: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文中哪句话概括了作者的坎坷命运,同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答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0、陈情表高几学的

陈情表是高二必修五里面的一篇课文,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11、陈情表如何陈情

陈情是为了照顾祖母,详细介绍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

如何陈:先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然后介绍与祖母相依为命,再说皇帝以孝治天下,应该能理解李密的心情。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

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作者还怕武帝认为以一般的孝敬长上为借口实在为的消极抗拒皇命,作者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一种意思,一种说法;“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还是这种意思,但是另一种说法,强调中具有错综变化,又自然地得出了“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

“区区”,拳拳,一片真情,也就是“不能废远”,用“区区”又用“不能废远”,也是强调中具有错综变化。以上两句出自肺腑,动人神魄,从悉心说服武帝体恤下情看,“区区不能废远”明确表示不能分离,比上文“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两可之说前进了一步。

12、陈情表怎样陈情

《陈情表》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佳作。它作为一篇上表文书,能在险象丛生的不利局势中化险为夷,且达成一己目的,不能说不是古代奏章史上的奇迹。李密陈情的成功经验,对于后世的人们同样也具有借鉴意义。

李密的“陈情”发生在“忠孝难两全”的封建社会,且面对的是篡权夺位有虎狼之心的晋武帝。因此对李密而言,其辞不赴命、乞养祖母的请求如果稍有差池,即会招致杀身之祸。更何况李密是一个“少仕伪朝”、“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李密的处境,决定了李密上表言情时的陈情策略。

从文章第一段始,李密便精心营造了一种凄楚哀婉的情感氛围,来着力描画自己同祖母之间非同寻常的血缘亲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落笔酸楚,基调低沉,八字词语让人触目惊心,迫使人不能不读下去。接下来从“孤”、“弱”两方面着力渲染自己命运多舛、迭遭不幸的童年。而正是祖母刘氏“躬亲抚养”,才使得自己这个缺爹少娘的孩子侥幸存活下来。显然,李密写得如此沉重悲凉,就是为了引出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祖母刘氏,突出自己对祖母没齿难忘的感恩之情。接着,李密不遗余力写到家族境况,这苦不堪言的家族困境正是李密的玄机所在。它暗示和强调了祖母久病床榻,“臣待汤药,未尝废离”不可推卸的职责,为陈情找到了最佳的立论基点。李密就在这悲怆凄凉的情感氛围之中,从窘迫不幸的童年写到衰微冷落的门庭,从祖母的含辛茹苦写到自己的精心侍奉。其感情的真挚朴实、语调的压抑凄怆,让人动容。相信贵为天子的武帝面对这段经历了四十年雨雪风霜的亲情也会油然而生同情。

接下来第二段,李密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巧妙地以“恭敬之心”称颂圣朝功德,顺理成章地说到地方举荐和朝廷征召,不动声色地向主题靠拢。对于地方州郡的两次举荐,李密说“辞不赴命”的原因是因为祖母“供养无主”。表面看来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力举千钧。它使武帝批阅此表时,不会对李密最后的恳请行为感到突然和惊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