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新浪私有化,腰部互联网公司们正在排队退场-风君雪科技博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科技新知,作者魏雨奇

  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新浪,在 7 月 6 号宣布收到由 New Wave MMXV Limited(以下简称 New Wave)发出的私有化要约。

  该要约提议以每股 41 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 New Wave 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下简称“私有化要约”)。消息公布后,新浪股价开盘上涨接近 10%,截至当天收盘,新浪股价涨 10.55%,报 40.54 美元,总市值 26.51 亿美元。

  这已经是今年第五家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目前的五家公司中有四家是互联网公司,而且这些公司都有两个相同的特点:从体量上看同属腰部;业绩、新业务进展表现不佳,它们分别是聚美优品、易车、58 同城,以及新浪。

  腰部互联网公司们正在排队私有化。

  中概股“前浪”

  尽管现在的新浪给人的印象有些萎靡,但如果把指针拨回二十年前,彼时的新浪在国内互联网江湖中地位可以说是非同一般。

  新浪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四大门户之一, 从时间的维度看,新浪也是互联网行业的老大哥。

  首先,从成立时间上来看,新浪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公司。1993 年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信息技术公司在北京成立。

  其次,在互联网公司接受境外投资,以及境外上市两方面,新浪都为其他公司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外国投资者被禁止介入电信运营和电信增值服务,包括新浪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也因此无法获得海外市场的融资。然而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不仅技术先进,风险投资也异常活跃,对于初期普遍不盈利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接受风险投资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解决与政策的冲突,新浪机建立了一套新的机制,即不通过股权控制实际运营公司,而通过签订各种协议的方式,来实现对实际运营公司的控制及财务的合并,这一机制就是被后面阿里、京东等赴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所普遍采用的“VIE 架构”。

  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先是成立了一家与其仅存在协议关系的技术服务公司“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同时又在国内注册成立了北京新浪互动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媒体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然后双方通过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后者以技术服务费的形式转给前者,达成曲线控制的目的。

  最终新浪于 2000 年 4 月成功挂牌纳斯达克,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从今年年初开始,陆续有中概股宣布私有化,掀起了中概股私有化浪潮。

  实际上这并不是中概股第一次私有化浪潮,早在 2013 年,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盛大游戏、完美世界、奇虎 360 等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就曾先后完成私有化退市。

  当时,这些中概股私有化最大的原因或者说最大的动力在于,自身估值长期被低估。

  以分众传媒为例,在私有化之前分众传媒虽然和做空机构浑水五度交锋,股价也因此受影响,但在这之后其股价就开始逐步回升,从 15.26 美元逐步恢复至做空前 30 多美元的水平。可见分众传媒选择私有化的原因,更多在于美国资本市场出现疲态,公司价值被低估。

  2012 年 8 月,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联合方源资本、凯雷集团、中信资本、鼎晖投资、中国光大控股等五家投资方,向分众传媒董事会提交私有化建议书,价格为 27 美元/ADS,合每普通股 5.4 美元。以此价格计算,分众传媒总估值为 35 亿美元(约 230 亿人民币)。

  三年后,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回归A股,上市当天市值 457 亿人民币,市值最高时一度达到 2000 亿人民币,目前市值为 863 亿人民币。

  这次的中概股私有化浪潮,背后原因要比上次复杂,其中既有自身估值的考虑,也有政策方面的考虑。

  以 58 同城为例,即便是受到了私有化的利好,股价涨了 9.55%,81 亿美元的市值也低于私有化要约中给出的 87 亿美元估值,与巅峰时期的百亿市值也相差甚远。

  政策方面的考虑主要有两点。

  首先,在瑞幸自爆造假之后,中概股就面临着信任危机。美国参院在 5 月就曾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该法案要求所有在美上市的企业合规程序,必须按照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会计审计制度,要求看公司审计底稿。但跟据中国的相关保密规定,这项操作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国内市场在政策方面越来越完善。

  一方面,港交所开始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发行,目前港交所还在准备继续放开尺度,拟将“双股双权”制度扩大至“企业版”,即拥有特殊投票权的股东范围从个人扩大至企业或法团实体。

  另一方面,A股市场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推行了注册制,上交所、深交所开始接受 VIE 结构,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另外,尽管另寻他处二次上市也是选择之一,但往往受到政策限制。以阿里巴巴、京东、网易选择的港交所为例,根据规定,二次上市公司必须在包括英美市场上市并至少保持两年良好合规记录;市值不低于 400 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 100 亿港元但最近一年收益至少 10 亿港元。在这四家互联网企业中,只有 58 同城满足标准。

  “前浪”们的烦恼

  与 2013 年那次私有化浪潮中,奇虎 360、分众传媒等主要因美股市场疲软,无法给出应有的估值,才选择私有化所不同的是,新浪被低估的原因更多在于自身表现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宣布私有化的另外三家互联网公司,聚美优品、易车、58 同城,它们被长期低估的原因其实与新浪相同。

  早已式微的聚美优品自不必说,作为各自业内头部的易车、58 同城以及新浪,这几年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

  从财务上看,这三家企业近几年的表现都不好。

  易车 2019 年营收 107.53 亿元,同比增长仅为 1.6%,不仅低于 2018 财年的 31%,也创下近年新低。净利润的情况则更糟,2019 年亏损 11.83 亿,与 2018 财年的 6.79 亿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新浪私有化,腰部互联网公司们正在排队退场-风君雪科技博客

  58 同城 2019 年的总营收为 155.765 亿,较上年同期增长 18.6%;净利润为 82.782 亿,同比增长 314.5%。

  初看之下这份成绩单还算不错,但其实暗藏隐忧。在营收上,58 同城的营收虽然一直在增长,但与此前相比增速其实是下滑的。从 2019 年 Q1 到 Q4,营收的同比增速从 20.5% 下滑到了 15.1%,2019 财年的增速也从 2018 年的 30.5% 降至 18.6%。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了不止一年, 从上市开始 58 同城的营收增速就开启了下滑模式,2014 年时这一数字曾高达 1017%。

新浪私有化,腰部互联网公司们正在排队退场-风君雪科技博客

  利润方面同样不容乐观,尽管在 2019 年 Q2 和 Q4 以及全年分别实现了 509.7%、535.1%、314.5% 的大幅增长,但这是得益于出售了价值车好多集团股权,以及 5.542 亿元的相关即期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所致,而非业务经营所得。

  此次宣布私有化的新浪,在营收和利润方面,与易车、58 同城呈现出相同的趋势。

  新浪 2019 年的营收为 21.6 亿美元,同比增速从 2017 年的 73% 降至3%;利润方面由赢转亏,亏损 7050 万美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 1.26 亿美元。

  在业务上三家公司的表现也出奇的一致,支柱业务不仅停滞不前,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局面,新业务也难挑大梁。

  2019 年全年,在易车营收来源中,除了在营收中占比过半的“交易服务”,实现了 7.1% 增长外,其他两项业务均延续了此前下滑的趋势。其中广告和订阅业务营收为 39 亿,同比下降4%;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业务营收为 11 亿,同比下降3%。

  尽管这三项业务名称不同,但本质上其实都属于营销,可以说成立 20 年的易车,其实一直在靠营销业务养家,在新业务上并没有什么新进展。

  在竞争方面,老对手汽车之家不仅在业绩和市值上也已将易车甩到了身后,依托字节跳动的懂车帝也在虎视眈眈。

  58 同城营收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会员服务、在线推广服务,其中后者为主要营收来源,占比在六成以上。不过这项业务的同比增速,从 2018 年 Q2 开始就出现了持续性的下滑,从 2018 年 Q2 的 42.3% 降至 2019 年 Q4 的 19.3%。

  在 58 同城的新业务中,不管是已经跑到业内前列的转转还是 58 到家,亦或是被寄予厚望的 58 同镇,多数都处于亏损困境。以 58 到家为例,根据 58 同城公布的数据显示,其 2018 年的净亏损为 14.23 亿元人民币,增长了 99.8%。

  在竞争方面,除了招聘板块继续面临,智联招聘、Boss 招聘等垂直平台的挑战,另一大核心板块“房产”,也需要面临贝壳找房带来的压力。

  新浪的营收结构分为门户网站、微博、金融科技三大板块。其中门户业务历史最悠久,盈利手段也最原始,主要来自广告,这项业务不仅营收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净利润也从 2017 年开始就出现亏损且持续扩大。2017 年的亏损为 80 万美金,2018 年亏损扩大至 1.46 亿美金,2019 年达到 3.84 亿美金。

  在总营收中占八成的微博,近几年的表现也不理想。2019 年微博总营收的规模虽然提升至 122.4 亿元,但增速却出现了下滑,从 2017 年的 75.37% 下滑至 2.82%。与此同时,微博用户的月活增速也出现了下滑,从 2018 年 Q4 的 17.9% 降至 2019 年 Q4 的 11.7%。

  作为新业务的金融科技业务,其营收虽然在 2019 年同比大增了 85.6%,但规模仅有 2.07 亿美元,可见这项业务还无法成为新浪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在竞争方面,无论是新浪网还是微博,都严重依赖广告。其中作为承担了八成营收的微博不仅受到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冲击,随着短时视频的价值被认可,短视频平台切掉微博的蛋糕将是常事。

  由此可见,最近密集宣布私有化的四家中概股,存在三个共同之处。

  一方面都曾经或者现在仍是业内的头部,另一方面在体量上都属于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腰部。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四家企业在发展上都曾依靠核心产品,如新浪的微博,走上了发展的巅峰。然而在大环境悄然变化时,却没有及时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导致业绩变现愈发不佳。

  以新浪为例,在早期引领四大门户之后,随后推出的微博,使得新浪重获新生。但正如上文所说,如今的微博,无论是在财务上还是在用户方面,都已疲态尽显,而新浪迟迟没能找到第二个“微博”,另外三家公司也同样如此。

  这也就不难理解,即便新浪手中仍有约 26.8 亿美元的现金和短期投资,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发展,仍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

  实际上,58 同城、易车和新浪的境遇也预示着,在互联网发展由增量转存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之际,属于那些家底不厚,也没有找到下一张船票的腰部企业们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