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的用法用量及组成说明)

刘恒潇湘录频道

导读:今天我就来学习一下古今医家对白头翁汤的运用和发挥。

白头翁汤专为厥阴“清热利湿”而设。

主肝疏泄,若肝经有热,影响肝疏泄功能,气滞不畅;肝病最易袭脾,脾虚则湿盛,故肝热最易患湿。湿热邪迫降,则利降,气滞不畅,故急重;如果肝热耗津液,还有一个口渴口渴的见证。

用白头翁、秦皮入足厥阴肝经,清肝经湿热;黄连、黄柏苦寒,既能清湿热,又能滋阴。

下焦易致下焦虚损,故以纯苦药治以强之,这正是《论苏文脏气法之时》中“肾欲强,急食苦以强之”的意思。

一个

仲景自拟方药加减的运用

《金匮要略:妇女产后病脉证治》:“产后产后益极亏,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为主治。”

女人生完孩子,已经气血不足,也是抑郁症的受益者。都说“郁之益极弱”,所以用这个方子来治疗郁之益,用甘草和阿胶来弥补已经虚弱的阴液。

2

古代医生在现代对该方的应用

王堂岛《外台秘籍》卷二十五引用《古今验案》用自己的方子去黄柏,加干姜、甘草、当归、石榴皮,又称白头翁汤,治“寒滞”。

王松怀《太平盛辉方卷九十三》用此方去黄柏、秦皮,加酸石榴皮,制成散剂,称白头翁散。治“小儿热毒如鱼脑”。

刘崧云《小儿新书·卷二十九》用此方将黄柏、秦皮、夹脊根、苏芳木、老鼓皮、甘草、地榆、犀角屑(现已禁用)等以粉末形式去除,称为白头翁散。治疗“蛊毒,肛门脱垂”。

朱明·Xi《普济方》卷355用此方去秦皮,加甘草、阿胶、陈皮,又称白头翁汤。治“产后虚”。

王铭垦塘《证治有科规范》引“肘后备急方”用此方除黄柏、秦皮,加石榴皮,称白头翁丸。可用于治疗“小儿中毒性腹泻赤滞,泻如鱼脑”。

吴琴唐《伤寒论》认为,湿热蕴结于肠,致热证与利证。

其临床表现为:一是“内亏郁,热盛郁,腹痛,左脉小,右脉大,以加味白头翁汤为主”。胃气不足,湿热入肠致热。该条的机理与第371条“热益减重”相同。白头翁汤宜加白芍、黄芩,名加味白头翁汤。

一是“口中腹泻,热气上冲,肠梗阻似闭,腹痛尤下,以白头翁汤为主”。其临床表现虽与《厥阴病》第371、373条所述脉证不同,但病机为一,故称“白头翁汤为主”。

张清西春《厥阴病白头翁汤证》说:“白头翁汤以热、利为主,当从少阴而来,或由气化为厥阴之热所致。证虽热,仍非外感实热,白头翁汤可胜任。

当病在阳明时,一半入腑,另一半由经络传至少阳,即由少阳传至厥阴,即为腑之传。那么在厥阴的人可以变得比在厥阴的人更重要,而在阳明府失踪的人互相帮助,互相谩骂,这不是白头翁汤所能做到的。

遇到这样的傻子,在白虎加人参汤里加入白头翁和秦皮会有帮助。\”

张还说:“愚用此方(按:指白头翁汤),不过是俗变。因为方子是治病的药,却没有扶正的药,所以不适合虚证者。而且连柏一起用,怕其苦寒之性碍脾胃,过度侵下焦。知伤寒白头翁汤,原治时气初益,可如此改变,久益肠衰者亦可服之。”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风君雪科技博客白头翁汤(白头翁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风君雪科技博客

现代医生对这个处方的应用

一、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张等用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105例,取得良好疗效。

朱用此方灌肠治疗耐药菌痢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方每味为三钱,研末,加水500毫升,文火煎制1小时,离火至50毫升,灌肠。10例灌肠后大便次数改善,脓血消失,平均3.5天。大便镜检转阴,平均4天。灌肠无效2例。加倍用药后,3天后1例脓血消失,5天后镜检阴性。1例8天后紫癜消失,14天后镜下阴性。

周用此方治疗痢疾216例,临床治愈177例,好转26例,无效13例。治疗1~3天后,70%的主要症状得到缓解,7天后,90%以上的病例消失,细菌培养3天后全部转阴。

周治愈慢性痢疾1例,8年未愈,用此方9剂痊愈,3年内无复发。后来,因暴饮暴食致寒,腹痛,脓血混合,胃急重,饮食骤减,心烦呕吐,俯腹,痛极,服其他药物后无效果,周认为这是中州失纪,胃气郁结,湿热蕴结,热毒痢疾所致,本方结合芍药甘草汤、小半夏汤加减。

二、尿路感染

沈用此方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茅根、半枝莲、四君子汤治疗了一位长期患有胶原性疾病(红斑狼疮)的患者。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低,并发泌尿系感染,尿液培养有铜绿假单胞菌。

石还报道了加味白头翁汤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疗效。

曾氏方加桔梗治疗淋病(尿路感染)常有效。

第三,盆腔炎

石喻等报道用白头翁汤治疗盆腔炎36例。

急性期:用此方加茯苓、红藤、金银花、甘草。

大热重表证者,加荆芥、大青叶、薄荷;热重、带下量多、有腥臭味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腹胀气滞重者,加香附、木香、青皮;腹痛,加延胡索、乌药;腰痛,加续断、狗脊。

慢性期:用此方去秦皮,加红藤、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甘草。

发热重者加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如炎性肿块未消失,加三棱、莪术、皂角;对于气虚患者,加用黄芪、党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史曾用此方加川楝子、醋元胡、赭石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疗效。

四.室性心动过速

陈治疗2例经心电图确诊的短暂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常出现多源或多种形式的室性早搏,其中1例伴有获益较低、体重较晚,经西药治疗无效,但采用加味方治疗。

动词 (verb的缩写)其他人

曾氏认为,此方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故对舌质红、苔厚腻、口苦尿黄的湿热证,用此方加减有效。比如他用此方加金钱草、柴胡、郁金治疗慢性胆囊炎;用大黄和栀子治疗湿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杨方加减治疗湿热带下、目赤黄疮,疗效显著。

通过语言

本方主要病机为肝经湿热郁滞,湿热迫降焦,故主要用于下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这一点从古代到现在大多数医生对这个方子的应用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辨证论治也是必须的,这点从一些医生独特的加减运用就可以看出来。如张锡纯用六经证治理论讲解白头翁汤证的原理、方法、方药;而且在临床应用的时候,你灵活机动,根据“阳明腑失热”…在“白虎加人参汤”和“换白头翁汤”中加入白头翁和秦皮。

一些现代医生将他们的处方应用于心脏、皮肤、眼科和其他疾病。他们也活在自己的药方里,以诊所为准绳,大胆应用,有胆识,有见地。总之,百病皆厥阴肝经湿热证,本方可辨证施治。